契丹族
- 尼摩船长现在的满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汉族都有古代契丹族的血统。
契丹族,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契丹原是先秦时期古老民族东胡的一支,居住在辽河上游的潢水流域,唐代末年,契丹贵族首领耶律阿保机乘机建立了与五代和北宋相始终的辽王朝。
契丹人所建立的辽朝于公元1125年亡国后,一部分契丹人跟随耶律大石西迁,在中亚地区建立了西辽王朝(穆斯林和西方史籍称之为“哈剌契丹”)。西辽最终灭亡于公元1211年,此后中亚地区遂纳入蒙古帝国的统治范围。
一般认为,辽国灭亡后,原蒙古高原的契丹族逐渐融入到了蒙古族中,蒙古高原东部的契丹族则和当地土著逐渐成为了女真族,也就是现在的满族。西辽灭亡后,契丹人则与当地部族结合,逐渐融入回鹘,就是现在的维吾尔族。另外有一部分契丹人南下,与汉族结合。现在的满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汉族都有古代契丹族的血统。[1]
“契丹”一词源自本民族自称,含义一直众说纷纭,有“镔铁”、“刀剑”、“寒冷”等数种说法。在一些国家的语言例如俄语中至今犹称中国为“契丹”。西欧文献“契丹”就写成Khitay。转写成俄语字母就是Китай(kitai)。所以俄文称中国为Китай(kitai)就是来自契丹。
契丹族 - 活动范围
辽国建国后期疆域是宋王朝的两倍:东临北海、东海、黄海、渤海,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流沙(今新疆白龙堆沙漠),北至克鲁伦河、鄂尔昆河、色楞格河流域,东北迄外兴安岭南麓,南接山西北部、河北白沟河及今甘肃北界。
辽国被金所灭后,契丹族的族人在耶律大石的率领下向西发展,征服了今天中亚的广大地区。
起源
契丹原来是东部鲜卑的一支。344年,由鲜卑慕容部建立的前燕攻破宇文部,契丹遂从鲜卑族中分裂出来。后游牧与潢河与土河一带。
契丹在北朝时,分8部。隋唐时期分10部(一说唐时为8部)。此时8个部落的名称分别为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匹吉、黎、土六于、日连,称为元魏八部。
历史文献最早记载契丹族开始于公元389年,柔然部战败于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兴安岭一带,成为蒙古人的祖先室韦。而南柔然避居今西喇木伦河内蒙古的西喇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着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
崛起
628年(唐贞观二年)契丹首领摩会率其部落背突厥附唐。此时,契丹已形成部落联盟,君长出自大贺氏。
648年,契丹诸部皆请内属,唐廷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南),以其首领窟哥为都督,封无极县男,赐姓李氏。又置羁縻州十,各以其部落首领为刺史。契丹有别部酋领孙敖曹
621年(唐武德四年)附唐。其曾孙万荣,武周垂拱(685年~688年)中为归诚州刺史,万岁通天(696年~697年)中,与其妹婿松漠都督李尽忠(窟哥之后)并为唐营州都督赵文翙所侵侮,遂举兵杀文翙,据营州反,进攻河北地区,屡败唐军。武则天征发大兵讨之,借奚及突厥之助,始得平定。是后,契丹附于后突厥。
715年(唐开元三年),其首领李失活来附,唐廷复置松漠都督府,以失活为都督,封松漠郡王,玄宗又以甥女杨氏为永乐公主妻之。其后,契丹首领可突干再次叛唐,唐为防御契丹,加强东北边防兵力,建立范阳、平卢两节度,重用胡人安禄山,结果酿成安史之乱。
唐至德(756~758)年间,契丹与唐保持朝贡贸易关系, 但亦受崛起于漠北的回鹘控制。9世纪中叶回鹘破亡,契丹又归顺唐,唐赐以“奉国契丹之印”。
当时盘踞燕州一带的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更为暴虐,所到之处“无少长皆屠之,清水为之不流”。刘仁恭穷兵黩武,规定男15岁以上,70岁以下,皆得自备兵粮从军,“闾里为之一空”,使“幽、涿之人多亡入契丹”,而契丹西北面的两个强邻突厥、回纥,早已分别在8世纪中叶和9世纪中叶衰落。在契丹社会内部,由于生产的发展,阶级分化也伴随着愈趋激烈,国家机制的一些因素已因时萌生。
当时作为联盟盟主的痕德堇可汗在与刘守光父子争夺中,其子被俘,在“纳马五千以赎之”遭拒绝后,“乞盟纳赂以求之”,从此不敢南进。
建国
公元907年,契丹迭刺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取代痕德堇即可汗位。他先后镇压了契丹贵族的叛乱和征服奚、室韦、阻卜等部落,声势浩大不同凡响。
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契丹国。公元925年辽太祖率兵亲征服渤海国,改渤海国名为东丹国,册立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国王。
公元938年,后晋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的土地和人民割让给契丹。
阿保机创建奴隶制国家后,确定皇权世袭,建立军队,制定法律,修建都城,制造文字,此后继续向外扩张。西打到甘州回鹘,东灭渤海国,南占幽云十六州。
兴盛
926年,耶律阿保机回师途中病倒,其妻述律平称制。927年(天显二年)十一月,耶律德光在述律氏的支持下即位。
930年(天显六年),契丹东丹(原渤海国)王耶律倍南逃后唐,耶律德光统一了契丹。
944年(会同四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上表称孙不称臣。耶律德光于是率军南下。
947年(会同七年)正月十日,攻克后晋首都东京,灭后晋。二月,以晋国称大辽,改年号为“大同”。因“纵兵掠刍粟;括民私财;不遽遗诸节度还镇”大失民心而招中原人民反抗,无法巩固统治,四月,被迫引军北返,在河北栾城病逝。经过世宗、穆宗、景宗,一再发生争夺皇权战争。上层不稳,迫使穆宗停止了辽太宗、辽世宗一贯执行的南伐中原政策,以恢复因长期战事而消损的国力,与南唐、北汉联合对抗遂渐兴旺的后周政权。
969年(应历十九年)二月,辽穆宗被侍人所弑。景宗耶律贤被推举为帝,改元为保宁。由于景宗勤于政事,重用贤臣如室昉、郭袭,使辽王朝出现了一阵清明。景宗对穆宗时谋反的皇族采比较宽松的政策,因而谋乱者少,上层比较稳定。景宗对外政策仍采不主动南伐中原、仅援北汉的方针。
宋太宗赵光义统一江南后,于979年亲征北汉,辽派数万兵支援北汉。三月,辽军在白马岭与宋军交战,被击溃,辽将耶律敌烈等人战死。六月,北汉主刘继元降宋。辽朝改变战略,把主要力量用以固守幽蓟。赵光义乘胜进攻幽州,辽派耶律沙、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名将率军与宋军大战于高梁河(今北京),宋军大败,赵光义仅以身免。
统和二十二年(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萧太后与圣宗亲率大军深入宋境。宋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坚持,无奈亲至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辽与宋朝订立澶渊之盟,并与西夏结好,从而形成辽、宋、西夏三足鼎立的政治割据局面。与宋订立澶渊之盟后,两国各守旧界,此后不再有大的战事。
乾亨四年(982年),辽景宗崩,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摄政。时萧绰30岁,圣宗12岁。萧绰摄政二十七年,后改嫁给韩德让。萧太后执政期间,进行了改革,并且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少赋税,整顿吏治,训练军队,使辽国百姓富裕,国势强盛。
1009年圣宗亲政后,辽朝已进入鼎盛,基本上延续萧太后执政时的辽国风貌,并且还反对严刑峻法,不给贪官可乘之机。实行科举,编修佛经,佛教极为盛行。在位其间四方征战,进入辽国疆域的顶峰。对宋战争屡屡获胜,俘获号称杨无敌的宋朝名将杨继业。到兴宗、道宗时期皇室内部政变频繁,各族人民反抗辽朝的起义连绵不断,辽王朝日见衰败。
亡国
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在金军的进攻下,辽朝于1125年灭亡。在辽朝即将灭亡之际,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率领一部分人向北进入漠北地区,后向西发展,征服了今天中亚的广大地区。
1117年(天庆七年)女真攻春州,辽军不战自败。这年完颜阿骨打自称皇帝,建立金朝。
1132年,耶律大石称帝,史称“西辽”,又称“哈喇契丹”,成为当时中亚地区的强国。
1125年(保大五年)二月,天祚帝在应州被俘,八月被解送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被降为海滨王。
1128年,天祚帝病故,为蒙古所灭。契丹和辽共历时210年,历经9位帝王。后契丹人多同化于汉人、蒙古人中。“契丹”民族从此消逝。
辽的延续—西辽
公元1125年辽被女真族的金所灭。在辽朝即将灭亡之际,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率领200余人向北进入漠北地区的驻扎着辽国仅存的两万铁骑的可敦城,后为躲避金的进攻,依靠回鹘的支持,又向西发展,征服了今天中亚的广大地区,与当地的喀喇王朝(黑汗王朝)相融合。
1132年,耶律大石称帝,建立西辽政权(即黑契丹Karakitai),又称“哈喇契丹”,成为当时中亚地区的强国。西辽于公元1211年被乃蛮部王子屈出律所篡,1218年哲别攻破西辽,西辽遂亡于蒙古帝国。
契丹民族在承袭其先源民族鲜卑、乌桓和匈奴人等习惯和学习汲取汉、渤海民族习俗的变异中,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习俗。契丹人的髡发和服饰,就充分反映了这个民族习俗的特点。
髡发
髡发是契丹人的一种发式。历史文献对此有不少记载。通过墓葬壁画人们发现其发形是多样化的:有剪去颅顶发,保留其余部;有额两侧留有各不相联的一绺长发,将其他处头发剪去。
留发处根部剪成圆桃形两绺头发,自然下垂或结发成辫;有额两侧留有两绺长发,将其他处头发剪去,留发根部剪成三角形或弯月状,在额中间相连,两绺长发自然下垂或结辫等等。
服饰
“左衽”是契丹族服饰的基本特征。它体现着契丹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契丹族的主要传统服饰有“胡服”、“国服”、“番服”等不同称谓,其中包括冠帽、衣裤、靴袜和带饰。衣服无长短内外,一律左衽。
契丹人传统的服装为长袍左衽,圆领窄袖,腰间束带,下穿长裤,裤在靴筒之内。在内蒙古兴安盟出土的大批契丹式服装,表现了契丹服饰的丰富多彩。
契丹男子的传统冠饰有毡冠、纱冠、幅巾、金冠、硬帽和貂蝉冠等;衣饰包括外衣、内衣、夏装和冬装,官服与民服;腰带是契丹男子传统服饰的有机组成部分。
契丹妇女的服饰要比男子复杂的多,衣饰均为左衽窄袖长袍,下裳有裙和裤。裙多穿于长袍之内。妇女也都系腰带,腹上加结,所系两条带下垂过膝,彩色多样。腰带有两种:丝带与蹀躞带。
蹀躞带为贵族腰带,一般男子只能系革带或丝麻腰带,朴实无华;脚上均穿皮靴,即“络缝乌靴”。
手套有夹与棉两种,有分指与不分指两式;有绣花与素面;腕部有丝带系结。靴式与男子相似,有丝织物软靴与金花银靴。
契丹族 - 文化
教育
教育方面实行设学养士和科举取士。
诗歌
契丹的诗词既有气势磅礴之词,也有清新优美之句。
传说
传说一: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有男子乘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伦河)而来,女子乘青牛自土河(今老哈河)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生八子。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他们便是契丹族的始祖。
传说二: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在茫茫的北方草原上流淌着两条河流,一条叫西拉木伦河,意思是“黄水”。人们把它看作是黄河在远方的女儿,所以文献上写作“潢河”;另一条河叫“老哈河”,也叫“土河”,两河流域孕育了草原上的文明。
传说三:契丹族一说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契丹,汉译亦作吉答、乞塔、乞答、吸给等,它以原意为镔铁的“契丹”一词作为民族称号,来象征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
艺术
绘画
绘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耶律倍画的《射骑图》、胡环的《卓歇图》、无名氏的《秋林群鹿图》、《丹枫呦鹿图》等名画,均为旷世珍宝。
雕塑
契丹的雕塑作品刀法遒劲,栩栩如生。
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佛塔和佛寺。山西省灵丘县觉山寺西塔院中的觉山寺塔、北京市天宁寺塔、辽宁省辽阳白塔、海城析木城金塔造型美观,是辽代最流行的密檐塔中的杰出代表作品。河北蓟县独乐寺的观音阁兼唐代和宋朝之长处,雄健壮丽。宗教
,堪称佛教艺术瑰宝。 辽代盛行佛教,从山西应县木塔佛像中发现的丹藏、佛经、和佛画,河北丰润县天宝寺塔发现的佛经,内蒙古巴林右旗释迦佛舍利塔中发现的佛经
医药
辽的医药久负盛名,《脉诀》和《针灸书》中的治疗方法至今仍应用在临床实践中。
在文化上,契丹人依照汉字创造了两种类型不同的文字,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契丹族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民族,据史书记载,契丹原先没有文字,建立的辽王朝后,由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的需要和民族意识的觉醒,曾参照汉字的形体结构,先后创制了两种契丹文字,即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用以记录契丹语。
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的区别不是因为字写得大小,而是因为创制时间的先后和拼音程度的强弱。先创制的拼音制度不太完备的称大字,后创制的拼音形式比较完备的称小字。
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耶律氏讳亿,字阿保机
太宗孝武惠文皇帝:耶律德光
世宗孝和庄宪皇帝:耶律阮
穆宗孝安敬正皇帝l:耶律璟
景宗孝成康靖皇帝:耶律贤
圣宗文武大孝宣皇帝:耶律隆绪
兴宗神圣孝章皇帝:耶律宗真
道宗孝文皇帝:耶律洪基
天祚皇帝:耶律延禧
辽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几个不同的阶段,前期由于国力主要用于向外扩张,采取奴隶制的掠夺式经济,使辽初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直到辽圣宗时期,辽朝的经济才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这无疑是封建化改革的结果。辽朝得燕云十六州后,对中原制度进一步吸收,汉制逐渐完备。 辽国的医学成就也很显著,其针灸、切脉诊法、妇产医科、尸体防腐等技术都具有较高水平。
农业
契丹族的社会生产,大致以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前后为一分界线。在此以前,主要从事游牧,辅以狩猎,过着食兽肉,衣兽皮,车帐为家的生活。游牧经济使契丹人拥有一支剽悍劲疾的武装力量。到了遥辇联盟末期,原始的粗放农业已在迭刺部中出现。
契丹国建立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均有很大发展,为契丹国东征西讨提供了物质基础。契丹国200多年内,农业和畜牧业始终占着主导地位。农业生产的重心在南部,畜牧业生产的重心在北部,处于中间的奚族故地则为半农半牧区。
阿保机能统一契丹诸部和建立契丹国,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这里的农业生产为后盾。取得辽东地区和灭亡渤海国后,获得了农业有相当发展的第二个农业生产区。
938年(辽会同元年),耶律德光从石晋王朝割得人口稠密、农业有高度发展的燕云十六州,使契丹国又增加了一个富饶而广阔的农业区。
977年(辽保宁九年),景宗为援助北汉,曾“赐粟二十万斜”(20万斛粟可能为南部或西南部汉人生产)。圣宗时耶律唐古因在胪朐河“督耕稼”有方,被调屯镇州(治所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哈达桑东青托罗盖古城),“凡十四稔,积粟数十万斛”。
辽圣宗积极倡导农业,经过兴宗、道宗两朝,契丹农业进入鼎盛时期。其间,因粮食有余,东京道和上京道的50余城以及“沿边诸州”,都设立了储粮备缺的“和籴仓”,每仓大略储粮有“二三十万硕”。
农作物
契丹人的分布区,均为干旱少雨之地,故其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粟、麦、糜、黍,亦从回纥人引种了“回纥豆”和西瓜。
畜牧业
畜牧业是契丹人的传统产业,向以畜牧、败渔为稼穑。922年述律后谏止阿保机南攻镇州云“吾有西楼羊马之富,其乐不可胜穷也,何必劳师远出以乘危徼利乎!”反映了契丹国初期,畜牧业在经济生活中居首要地位。契丹统治者建国后积极引进汉族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同时推进本民族农业、畜牧经济的发展。
1086年(大安二年),道宗耶律洪基因马匹“蕃息多至百万,赏群牧官”,以次进阶升爵。畜牧生产有公养、私养两种。公养即所谓“群牧”,契丹国设有西路群牧使司。倒塌岭西路群牧使司、浑河北马群司、漠南马群司、漠北滑水马群司、牛群司,下设太保、侍中、敞史等官员管理群牧生产;私养即契丹部民的家庭畜养。
契丹畜牧业的发展,有两个因素应该谈到:掠夺邻近民族的牲畜和被征服的属部、属国的纳贡。阿保机在建国前攻克河东、代北九郡,一次就掠回牛、羊、驼、马十余万。
919年北伐乌古部,掠得“牛马、车乘、庐帐、器物二十余万”。由于周围诸游牧部族均先后被征服,通过战争掠夺变为从纳贡中获得。
规定东丹国年贡马1000匹,女真、直不姑等10000匹,阻卜及吾独婉、惕德各20000、匹,西夏、室韦、越里笃、剖阿里、奥里米、蒲奴里、铁俪等各300匹。契丹统治者遇有籍口征伐,从来不放过掠夺牲畜的机会。如圣宗时,耶律斜轸等征女真,一次就掠马20余万匹。获得的牲畜,被置于群牧司喂养。
三维头像复原
2003年11月24日,几张貌似普通的电脑合成图吸引了全国公众关注的目光。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根据内蒙古吐尔基山辽墓出土的契丹女贵族的颅骨,利用电脑三维技术,成功复原了她的颅像,并展示了逼真的复原像效果图。[2]
祖源地调查
建立过219年辽王朝的契丹民族,自明朝以来突然在历史记载中消失。2012年11月出土过辽代“耶律玦”墓志的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启动“契丹祖源地-敖汉”考古调查和研究论证工作。
20世纪80年代,内蒙古敖汉旗出土了辽代“耶律玦”墓志。经日本太平洋大学教授乌拉熙春的翻译和考证,“耶律玦”乃契丹始祖迪辇鲜质可汗第八代孙,由此初步认定敖汉旗是大契丹遥辇氏的发祥地。
为进一步证实敖汉旗即为神秘的契丹民族祖源地,敖汉旗决定自2012年11月开始至2013年12月期间启动考古调查和研究论证工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