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书 外

2019. 7. 10. 10:27차 이야기



[nóng shū]  

农书

编辑 讨论
农业是中华古文明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历朝历代,上至官府,下至平民,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经验的总结和推广。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古代先后出现了很多种类的农业书籍。据《中国农学书录》记载,中国古代农书共有500多种,流传至今的有300多种。 在这300多种农书中,《齐民要术》、《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政全书》和《授时通考》内容最丰,影响最大,称为“五大农书”。

作品名称
农书
文学体裁
文言文
类    型
古代农业
五大农书
齐民要术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政全书授时通考
数    量
500多种

不同版本

编辑


农书
元代·王祯《农书》

中国元代综合性农书。作者王祯。元代总结中国农业生产经验的一部农学著作,是一部从全国范围内对整个农业进行系统研究的巨著。《农书》37集本成书于元仁宗皇庆二年,明代初期被编入《永乐大典》。明清以后,有很多刊本。1981年出版了经过整理、校注的王毓瑚校本。全书约13万余字。内容包括3个部分
 
:①《农桑通诀》6集,作为农业总论,体现了作者的农学思想体系。②《百谷谱》11集,为作物栽培各论,分述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等的栽种技术。③《农器图谱》20集,占全书80%的篇幅,几乎包括了传统的所有农具和主要设施,堪称中国最早的图文并茂的农具史料,后代农书中所述农具大多以此书为范本。《农书》能兼论南北农业技术,对土地利用方式和农田水利叙述颇详,并广泛介绍各种农具,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籍。本书田制门后附录法制长生屋和造活字印书法,对防火建筑和活字印刷有重要贡献。[图为《农书》书影(清乾隆武英殿聚珍版)]

南宋·陈旉《农书》

陈旉著《农书》。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总结南方农业生产经验的农书。书中提出了“地力常新社”的理论,提出了“用粪如用药”的合理施肥思想,并全面总结了江南水稻栽培经验,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农书》三卷,绍兴十九年(1149)知真州洪兴祖为作序刊行。上卷泛言土地经营及植物栽培,中卷论养牛,下卷论养蚕。大抵泛陈大要,引经史以证明之,然亦结合了不少实践经验,对土地规划利用、土壤治理、水稻技术等方面,颇有独到见解。

全书约有一万二千多字,分上、中、下三卷,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总结江南“泽农”生产经验和技术的农书。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江南地区农业生产高度发展的水平和成就。陈旉农书中提出的“地力常新壮”的观点具有重大的实用意义,充分反映了陈旉注重实践、善于观察的求实精神。

古代农书

编辑

齐民要术》诞生于南北朝时期的东魏,成书时间为6世纪40年代,作者贾思勰(xié)(生卒年不详),曾任东魏高阳郡(今山东淄博)太守。《齐民要术》共10卷,11万多字,全面介绍了当时粮食、禽畜、鱼类、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储存技术。《农桑辑要》成书于元至元十年(1273年),为元代中央政府官方编撰的农书。全书共7卷,6万余字,主要介绍北方农业技术。虽然《农桑辑要》中的很多内容引自《齐民要术》等古代农书,但也有新增内容,而且实用性较强。《王祯农书》成书于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作者王祯(生卒年不详)。全书共13万字,一改以往农书多述北方农业的局限,兼论南北方农业技术及其异同,同时以图文方式广泛介绍各种农具。《农政全书》诞生于明代末年,成书时间为17世纪30年代,作者徐光启(1562—1633)。全书共60卷,70余万字,主要内容摘自前代农书及各种文献,但经作者精心剪裁,同时加以评注,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农学体系。《授时通考》成书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是清代中期官方修撰的一部综合性农书。全书共78卷,98万余字,以田间生产为主要内容,兼及林牧副渔各个行业。《授时通考》除辑录历代农书外,还广泛征引了《四库全书》中有关农事的很多文字和插图,文献价值很高。

农书三种

编辑

农书三种》共收录《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广桑蚕说辑补》等三种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农学专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综合性农书,北魏贾思勰撰。全书共十卷九十二篇。贾思勰,北魏齐郡益都(今山东寿光)人,曾任高阳《今山东淄博市》太守,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的学习和研究。《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永熙二年(五三三年)到东魏武定二年《五五四年》期间,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经验,是具有很高科学价值的农业经典,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齐民要术》成书后一直以抄本流传,至北宋始正式刊刻,明清刻本颇多,清刻本中以学津讨原本和渐西村舍本为佳。

农桑辑要》是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由元代司农司编纂。全书共七卷十门,基本上是辑录前人的著作而成,除典训篇所引经史典籍之外,直接引用的书有十六种,其中最主要的是《齐民要术》信凡书中标明「新添」二字的共六篇二十八节,是《农书三种: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广蚕桑说辑补》辑录时增加的数据。《农书三种: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广蚕桑说辑补》最大的贡献在于,第一次将蚕桑生产放在了与农业生产同等重要的地位,从书名即可看出来。此书最早刻于元至元十年(二一七三年),元代时刊印过三次,朗代有三个版本,清代以武英殿本为蓝本,共有近二十种,从刊刻流传之众可见其重要性。渐西村舍本即以武英殿本为蓝本。

四库提要

编辑

《农书》·三卷、附《蚕书》·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书影宋抄木,题曰陈旉撰。《宋史·艺文志》亦同。陈振孙《书录解题》作西山隐居全真子陈雱撰,未详何人。《永乐大典》所载则作陈敷。考汉郊祀歌朱明旉与,颜师古注曰,旉古敷字。《永乐大典》盖改古文从今文。陈氏作雱,则字形相近而误也。首有自序,佚其前二页。末有洪兴祖后序,及旉自跋。兴祖序称西山陈居士,於六经诸子百家之书、释老氏、黄帝神农氏之学,贯穿出入,往往成诵。下至术数小道,亦精其能。平生读书,不求仕进,所至即种药治圃以自给。又称其绍兴己巳年七十四,则南北宋间处士也。自跋称此书成於绍兴十九年,真州虽曾刊行,而当时传者失其真,首尾颠倒,意义不贯者甚多,又为或人不晓旨趣,妄自删改,徒事絺章绘句,而理致乖越。故取家藏副本,缮写成帙,以待当世之君子,采取以献於上。则兴祖所刊之本,有所点窜,旉盖不以为然。其自序又称,此书非腾口空言,夸张盗名,如《齐民要术》、《四时纂要》,迂疏不适用之比。其自命殊高。今观其书,上卷泛言农事,中卷论养牛,下卷论养蚕。大抵泛陈大要,引经史以证明之,虚论多而实事少,殊不及《齐民要术》之典核详明。遽诋前人,殊不自量,然所言亦颇有入理者。宋入旧帙,久无刊本,姑存备一家可也。末有《蚕书》一卷,宋秦湛撰。湛字处度,高邮人,秦观之子也。所言蚕事颇详。《宋志》与旉书各著录。不知何人缀旉书后,合为一编。其说与旉书下篇可以互相补苴,今亦仍并录之焉。

词条标签:
出版物 书籍

农书_百度百科

baike.baidu.com/ 





王祯农书和齐民要术哪个更好?在什么方面比较好?来了解一下吧!

风尘浊酒无忧

发布时间:18-07-0118:22

王祯,是元朝时期东平的人,是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农业学家和农业的机械学家。王祯在当官的时候,生活非常的俭朴,并且当时把自己的供奉都捐了出去,帮助地方上面建学校,修桥梁等建设,而且为百姓还做了很多的好事,很多人都对他有很高的评价,并且都说他的好话。当然,王祯和我们国家古代其他的有文化的人想法一个样,都认为要想国家有所发展和进步,就必须让国家的农业发展起来。王祯把如何能够更好的耕种,还有养殖方面所知道的知识都写到了农书去了。王祯农书写完了之后就已经1313年了,全书一共37集,大约13万字。分为农桑通决、白谷普还是农器图谱这三个部分,在这本书的后面,还包括了两篇其它类型的文章,分别是叫做法制长生屋和造活字印书法。


王祯农书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在农业这方面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本书中写了当时元朝北方的农产品的技术和南方种植的技术。王祯是山东的,但是在安徽和江西等地区当过官,而且还经常去江苏和浙江,在王祯每次到了一个地方之后,都会到当地的农村去观察。


所以在这本书中记载的东西,不管是哪一方面的,都会考虑到元朝南方和北方不同的地方,并且在书中的重点就是南方人和北方人在农耕上面的交流问题了。拿出一个例子来说,就比如说在耕种这一块,这本书中就非常详细的讲述了南方和北方的不同,而且还把几种作用差不多的农具放在一起说,让人看了之后能有比较直观的了解。


而且在养殖蚕的这一方面,把南方和北方养蚕的方法都写的非常的清楚,而且还做了比较,并且指出了这两个方法的好处和不足,让人们看了之后能够更方便的选择哪一种养蚕的方法更好。在王祯农书以前的所有有关这个方面的书中,都在注重北方的东西而没有注重南方,所以在其他的书中,知识面都非常的不全面。


这本书在以前的这方面书的基础上面,首次对于广义上面的农业的知识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论述,提出了中国农业的体系。这本书是现代保存的时间最早也是保存的最完整的一本书了,能和这本书一较高下的只有在六世纪的齐民要术了,但是齐民要术和王祯农书比较的话,齐民要术里面的内容虽然是很多,包含了粮食,蔬菜等很多类的知识,而且其中还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在写做饭的,很显然,做饭是不属于农业这一方面的。而王祯农书中的内容,包括了粮食和一些农作物,而且还是各种职业,把齐民要术中的不属于农业的东西都没有加进去,从书的整体性来看的话,王祯农书也比齐民要术更加的好。


而且在齐民要术这本书中,并没有非常明确的总结的概念,在这方面的内容只有耕田和收种这两个概念,而写成这本书的大多数是农作物如何栽培的各种理论,每一篇之间都没有特别的联系,都是非常的独立的。而王祯农书中就不一样了,这本书中的农桑通决这一篇中的内容,就相当是农业这方面总的来写的,先是对农业和牛耕等内容的历史做了一个详细的解说,然后对播种的时间和土地这方面来讲述,再就是对于其他农业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解说。


而其中百谷谱这一篇,先是把很多的农作物分成了很多种类型,然后在详细的解说每一种类型中的农作物。虽然这种分类不是很科学,更比不了现在的分类方法。但是却具备了农作物分类的大体的样子,比齐民要术中没有具体的分类相比,这本书更加的具体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篇就是农器图谱了,这一篇当中,共有三百零六幅插图,一共分为了二十集。还有在这整本书的三个大部分之间,每个部分之间都存在着关联。尤其是百谷谱中,对于这种关联就非常的明显了,因为在每一个作物和作物之间都会有一定的顺序。


在这么多年的历史上面,能够把农具放到农书中的这是第一本书,这本书也因为加入了农具,成为了这个书的一个特点。我国的种植农作物的农具,到了宋朝和元朝这个时期,就已经有很多种种类了,在宋朝的时候,就出现过专门讲解农具的书了,但是在之前的那几本书中,里面讲述的农具都相对来说比较少,就算是齐民要术中,里面的农具也只有三十多种。而在农器图谱中,里面收录的农具却高达一百多种,这么高的数量是很少见的。当初王祯在整理这一篇的时候,花费的精力可想而知,出了记载和描述当时能见到的农具之外,对于那些早就已经消失的农具在反复进行了验证之后,也把它们都画了出来。而且在元朝之后出版的一些农书中,很多这方面的图都是来自于王祯农书。


王祯写的这本书对于农业这方面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王祯为了在农业的生产中贯彻时宜的原则,研究出了授时指掌活法之图,对历法和授时的问题作出了非常简明的总结。并且王祯还指出了用节气来确定月份,这样的话就能非清楚地掌握气节的变化了。而且在书中,王祯还研究出了当时元朝土地的情况图,这个图是根据当时元朝每个地方土壤和农作物的不同来画的,这幅图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来每个地方不同的土壤,为了方便能够根据当地的土壤来进行种植和施肥。出了自己的创新之外,王祯还对传统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并且把其中实用的地方都保存了下来,还把南方中水稻的情况都叙述的非常的详细和强调了北方这边把秋耕放在了重点上面,把看重春耕的比例大大的降低。上面所说的这一些创新,都反应出了当时元朝的农作已经在飞速的发展了,这本书的农器这一篇,对于农具的发展和创新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王祯农书和齐民要术哪个更好?在什么方面比较好?来了解一下吧!


风尘浊酒无忧    - 百度快照 







王祯农书

2018-04-10 00:38:45

农书卷十九水磨图
元朝王祯著作《王祯农书》里所绘的印刷活字盘。

王祯农书》,又称《农书》,是元朝时期王祯所写的一部农学著作。共有二十二卷、二七零目、约十三万六千字,二八一幅插图。在四库全书中为子部农家类。

全书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卷一至卷六“农桑通诀”讲述农桑历史、耕垦、播种、粪壤、灌溉、收获、种植、畜养、蚕丝。

第二部分卷七至卷十“百谷谱”描述水稻、大麦、蔬果、竹木的栽培方法。

第三部分卷十一至卷二十二“农器图谱”介绍农业机械、工具的构造与制造方法,如扇车、耧车。

透过王祯农书,现代历史学家得以复原许多失传的古代机械,俱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光棍电影 先生电影 宅男电影 午夜电影

上一篇:八仙得道传
下一篇:兰花梦奇传



王祯农书-文化-百科


www.chezaiyi.cn/lifecu... 

 - 百度快照





王祯及其《农书》

【摘要】:正 王祯(约1271—1368年)字伯善,元初东平人。自幼聪慧好学,对农业生产很感兴趣,并确立了拯民于饥寒的远大志向。1295年至1300年任宣州旌德(今安徽省旌德县)县尹,1300年至1303年任信州永丰(今江西省广丰县)县尹。为官期间勤政为民、清正廉洁,深受百姓赞誉,在处理好各类政务的同时,潜心研究农业生产,写出了彪炳史册的《农书》。王祯作为一名封建社会的官员,其高尚的情操,渊博的学识,
【分类号】:K248.3

史记-知网空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前10条
1李瑶;;汉代的两种自然观与科学发展的关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2张海瀛;;论清代前期的奖励垦荒与蠲免田赋[J];晋阳学刊;1980年01期
3胡钟达;;从“阿加”看授产奴隶的典型并论授产奴隶在农业生产上普遍使用的原因(续完)[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4吴国栋;;举办口粮存款好处多[J];中国金融;1980年03期
5邓友梅;;文艺职能之我见——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J];上海文学;1980年01期
6熊代幸雄 ,董恺忱;论中国旱地农法中精耕细作的基础——兼评它在世界史上的意义[J];中国农史;1981年00期
7胡传玺;新疆农业经济优势的探讨[J];干旱区地理;1981年02期
8李连元;;埃及的季节和农历[J];阿拉伯世界研究;1981年05期
9冯今源;;埃及的尼罗娶妇节[J];阿拉伯世界研究;1981年05期
10王锡孝;银海;;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根据地经济建设[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李根蟠;;“天人合一”与“三才”理论——为什么要讨论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A];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韦庆龙;;广西南亚热带地区士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A];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C];1985年
3田后谋;;必须节约和保护耕地[A];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C];1985年
4李玲;;浅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及改革[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5汪三贵;;农村土地有偿使用与土地的国有化(摘要)[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6于铜钢;;土地开发整治可行性研究方法初探[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7林受爵;;实行耕地集约经营大有可为[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8严星;;对建设用地管理若干问题的再认识[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9张月蓉;;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耕地向非农用地转化的调控机制[A];土地市场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土地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10沈再春;;中国食品工业与农业的现状、关系及发展[A];当代包装和食品机械——2000年全国包装和食品机械及相关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史长丽;呼唤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王永丽;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N];中国税务报;2000年
3罗燕雯;美国用税收支持农业发展[N];中国税务报;2000年
4;部分中科院院士畅谈科技创新[N];大众科技报;2000年
5雷庆多 中共崇左县委书记;针对农民的思想状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N];广西日报;2000年
6高占辉 刘海鲲;关于加快发展订单农业的思考[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7尚天锋;广平 产业化拉长农业生产链条[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8郄霜涛;净化农业废水新方法[N];经济参考报;2000年
9记者 鄢玫;用现代科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N];江西日报;2000年
10杨林静;观光农业为假日旅游添光彩[N];科学时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杨玉林;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机械化[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2徐志刚;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3孟军;农业生产宏观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及实证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4羊文辉;投入品补贴政策调整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5向东梅;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结构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6程言清;市场化进程中城市副食品供给问题[D];浙江大学;2005年
7罗东明;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8周方高;宋朝农业管理初探[D];浙江大学;2005年
9西爱琴;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决策与管理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丁矛;昆虫抗药性相关基因芯片的研制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朱坤生;西汉时期关中农业生产初探[D];厦门大学;2001年
2王平;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01年
3吴金波;牡丹江市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4罗红旗;农业机械化对湖南省农业生产的贡献率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5唐勇智;新阶段攀西地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6高升荣;乾隆时期黄泛平原农业生产稳定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7徐辉;新时期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8雍太文;四川盆周山区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调整的动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9布留宪;略论科技对唐代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李红;县级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